我的驻村故事|与群众同忧乐共甘苦的日子里 每日关注

2023-03-29 18:36:10    来源:固原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编者按

自去年开始,我市新一轮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,帮助指导793个村、13个社区开展工作、发展生产。固原日报开设“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市‘我的驻村工作日记’”栏目,以日记体形式,刊发驻村第一书记以亲身经历和第一视角讲述的驻村故事,生动展现驻村工作开展情况。

本期讲述人

彭阳县委宣传部

派驻彭阳县新集乡白林村第一书记 杨卫民

二月,白林村的风已经不再凛冽,走在柏油路上暖风拂面,想着再过一个月莲花谷、迎客杏、左公柳就绿起来了,村里也要热闹起来了,一种久别的惬意萦绕在心头。

2022年4月初,当我被任命为彭阳县新集乡白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时,内心激动而自豪,工作多年的我对白林村村情有些许了解,却心怀忐忑,找不到打开工作局面的切入点。

4月8日,在车载导航的指引下,我第一次来到白林村,进村不久后道路坑坑洼洼,车辆也随之抖动了起来。村支书和其他村“两委”成员热情地迎接了我们,简单寒暄之后,支书介绍了白林村的基本情况。在谈到刚进村的坑洼路时,村支书表示十分无奈。他说,这是出村的唯一一条主干道路,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,影响村民出行,由于距离不够立项维修还排不上号,村里也实在拿不出钱维修道路。我当即表态要尽全力协调解决,村支书并没有想象中的举手称赞,只是礼貌性地点头,显然对我的承诺信心不足。于是我暗下决心,一定要把这段路修成修好,打开工作的局面,尽快融入白林村。

修路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。借着回县城开会的机会,我到县交通局对接,几番沟通后,由于资金紧张,县交通局答应协调10万元对路基进行维修。而铺修沥青路面还需要10万元,这让我陷入了困境。思考再三,决定寻求企业的帮助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我到县内一家沥青厂碰运气,当我向负责人说明来意时,对方面露难色地说:“受疫情影响,县外运输不畅,公司效益整体不好。”听到这里,我着实理解企业的难处,只好匆匆告别。继续奔赴另一家沥青厂,功夫不负有心人,这家企业同意解决我们村的沥青问题。没过多久,坎坷变成坦途,路面修得很平整,村里人也知道来了一个杨书记。遇到骑电动车接送孩子的村民,他们总会朝我会心一笑。看到群众的笑容,心中的暖意慢慢升起,最初的忐忑也消失不见。

转眼间到了红梅杏采摘季。彭阳红梅杏是远近闻名的特产,杏香也怕巷子深,运输成本高加上销路不畅,村里每年有好多红梅杏都烂在了树底。为了打开销路,我提前进户摸底、联系客商,当起了红梅杏“推销员”。村里留守老人比较多,红梅杏采摘困难。为了确保村民收入不受损失,我带领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白天采摘、装箱,晚上通过“快手”平台直播带货,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,当年的红梅杏销售一空,为村民创收7万余元。也正是这次紧锣密鼓的宣传和销售,让我和老百姓真正打成了一片。

白林村背靠挂马沟林场,经过近四十年的生态建设,绿树成荫,环境优美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福建援彭挂职领导来村里调研,针对白林村依托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独特优势,我汇报了实施白林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想法。最终,争取到闽宁项目资金30万元,建成了白林莲花谷乡村旅游基地,系统挖掘整理了莲花谷、迎客杏、左公柳、九天玄女泉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,成为县内群众节假日休闲游乐的好去处。自2022年10月以来,累计吸引县内外游客5万余人,激活了白林村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,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。

但是,白林村农田建设、进户道路、小流域治理等方面依然滞后。为了进一步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,一有空闲时间,我便到彭阳县相关部门单位跑项目、争资金。通过不懈的努力,7144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、小流域治理项目即将落地建设,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。

现在,每当我走在村里,大人小孩都会和我打招呼,家家有红白喜事也会叫上我。我驻村一年认了一村的亲戚,也更深地理解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意义。

整理:张淑玲 董文慧  视频制作:宋昇

编辑:李飞龙 责编:李慧  审核:锁金林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